当前位置:首页  研究人员  学术带头人


  


         团队负责人    汤晓斌 教授/博导 

        

        汤晓斌,男,江苏常州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科带头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核技术与多学科交叉创新研究中心(科研团队)负责人。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计划,江苏省“双创计划”双创博士等。

        现任先进核技术与辐射防护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核技术应用与防护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主任,(中-意)先进放射治疗物理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主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博士点一级学科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会主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核工程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副主任,辐射防护与核安全本科专业负责人。曾先后担任核科学与技术系系主任、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助理、副院长等行政职务。

        此外,还兼职担任中国核工业教育学会副理事长、核仪器教育分会会长、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辐射防护学会常务理事、电离辐射计量分会理事;中国核学会辐射物理分会常务理事、电离辐射计量分会常务理事;江苏省核学会副理事长、核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核应急委员会专家咨询组专家;以及江苏省计量测试学会、江苏省能源研究会、江苏省颗粒学会、江苏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江苏省预防医学会、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等的一些学术性职务;担任《原子能科学技术》、《辐射防护》、《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Nuclear Reactor Design and Technology》等10余种国内外期刊编委。

        2000年6月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9年12月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导师为中科院院士陈达教授。2009年12月至今,任职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核科学与技术系;2010年1月被聘为讲师,2010年6月获硕士生导师资格,2012年5月晋升副教授,2016年6月破格晋升教授,2017年6月获博士生导师资格。

        主要从事核技术应用与防护领域的研究工作,其领导的科研团队研究方向有:1)空间核能源与能量转换技术;2)材料辐照效应与核应用材料;3)先进射线源技术与应用系统;4)辐射探测方法与核仪器研发;5)放射诊疗新技术与剂量效应。近期及未来数年时间里,个人专注的研究内容有:1)核与辐射能量的最优化传递、转换与防护;2)辐射物理/化学/生物效应的关联响应与调控;3)量子传感、量子成像中的光源与核探测感知。

        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国防基础科研项目、国防科技工业强基工程基础研究与前沿技术重点突破项目、军委科技委基础加强计划重点项目课题、装备预研共用技术和领域基金、科技部外国专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项目、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航天科技创新基金、航空科学基金、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江苏省产学研联合创新资金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江苏省博士后基金等科研项目80余项;参与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装备预研共用技术和领域基金等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多项。发表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SCI论文260余篇,其中自然指数(Nature Index)期刊论文3篇、中科院/JCR一区期刊论文8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30余项,已授权80余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项、团体标准2项。出版学术专著和译著4部。科研成果获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中国核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中国辐射防护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江苏省能源研究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等。

        人才培养和教学方面,主要承担《辐射成像原理》(本科生课程)、《辐射成像原理与技术》(硕士生课程)、《核技术应用与防护》(博士生课程)等课程教学。研究生导师教书育人奖教金获得者,指导的研究生荣获中国核工业教育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4项,江苏省本科优秀毕业设计团队2项,校级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10余项;指导国家级/省级研究生、本科生创新类基金项目30余项;指导学生荣获世界核大学“Nuclear Olympiad”大赛全球亚军1项,国际“Innovation for Nuclear”创新竞赛亚太区冠军1项,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高教主赛道金奖1项、银奖1项,国际赛道铜奖1项,江苏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全国优秀科普微视频作品奖1项,全国高校学生课外“核+X”创意大赛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华为杯”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8项、三等奖10项,全国优秀科普微视频作品1项等学生科技竞赛奖项80余项;教学成果方面,主持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主持国家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参与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出版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教材2部(主编1部、参编1部),参编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1部;负责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资助项目”1项(已滚动支持两期);荣获中国核工业教育学会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牵头)、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参与)。



        教师办公室: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军路校区(江宁区将军大道29号)西区核化楼(A16楼)224办公室

        联系方式:  13601582233    tangxiaobin@nuaa.edu.cn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将军大道29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宁校区材料楼407室

E-mail:iint@nuaa.edu.cn
Tel/Fax:(+86) 025-52112908-8040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核科学与技术系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9

核技术与多学科交叉创新研究中心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