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团队专栏  核心党支部

核心党支部与中科大核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班党支部开展支部联学活动

时间:2022-07-19作者:来源:核技术与多学科交叉创新研究中心点击:277

    

    2022年7月19日,IINT课题组“核心”党支部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班党支部共同相聚云端,举办主题为“支部共建聚合力,强核报国勇担当”的支部联合学习活动。本次活动旨在著名核科学家陈达院士逝世六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共同追忆先辈,缅怀陈达院士对党和国家赤胆忠心、对人民深挚热爱和对科学事业执着追求的一生,学习以陈院士为代表的老一辈国防科技工作者,始终践行的“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马兰精神。同时借此机会加强双方支部联系,互相学习借鉴,共同推进学生党支部建设。中科大等离子体物理与聚变工程系系总支书记蔡辉山老师与南航核科学与技术系教工党支部纪检委员耿长冉老师受邀出席本次活动。




    联学活动共分为三项议程。首先由双方支部老师致开幕词,中科大等离子体物理与聚变工程系系总支书记蔡辉山老师首先进行致辞。蔡老师表达了对陈达院士的缅怀,通过回忆两弹一星发展历程以及解析两弹一星精神,激励大家要勇于传承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坚持不懈的为祖国发展而奋斗。南航核科学与技术系教工党支部纪检委员耿长冉老师稍后致辞。耿老师对联学活动表示支持与鼓励,对活动成效寄予厚望,同时简洁明了的向中科大的各位介绍南航核科学系的发展历程,希望能与科大在科研以及党建等方面有更多更深入的交流合作。

    第二项议程,双方党支部成员分别介绍了各自支部的建设情况。中科大核科学技术学院2020级研究生班党支部组织委员徐梦梦做《支部党建交流》专题支部建设分享。徐梦梦同志以支部建设、支部宣传以及支部未来规划为主线,从管理经验、党史教育方式以及丰富的实践生活等多方面内容对支部建设的成果与经验进行阐述。徐梦梦同志表示:党支部是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单位,是党的一切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团结群众的核心,是教育党员的学校,是战胜困难的堡垒,在社会基层发挥着核心作用。在今后支部建设过程中将继续落实考核机制、丰富活动内容、扩大宣传影响,建设更加优秀的支部。

    “核心”党支部书记莫洪同志做《师生同行筑堡垒 红专并济创一流》主题支部建设分享报告。莫洪同志以师生“共学”,理论学习强信念、师生“共行”,增强传承创品牌、师生“共研”,科研创新争一流为主线分享纵向党支部的建设心得与成果。莫洪同志表示:自支部成立以来,始终以学习、传承与弘扬“马兰精神”为思想基石,以构建课题组师生沟通桥梁,团结带领课题组师生攻坚克难作为支部建设的初心使命,力争成为具有鲜明学科特色的优秀党支部。


中科大核科学技术学院2020级研究生班党支部组织委员徐梦梦汇报支部建设情况


“核心” 研究生党支部书记莫洪汇报支部建设情况


    第三项议程,双方支部成员进行专题党课学习分享。为突出政治建设,强化思想引领,双方支部成员分别带来了一堂精彩绝伦、感染力丰富的党课。南航支部成员孙章捷同志做《追忆峥嵘岁月,传承马兰精神》主题党课。孙章捷同志以昂扬的姿态、饱满的热情重点介绍了马兰精神当中涌现的无数英雄人物,并且结合我们自身实际,由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大力协同、无私奉献的马兰精神引申到我们日常生活中应该勤俭节约、朝气蓬勃、勇于奉献、友善团结,坚定理想信念,刻苦学习钻研,把自己造就成为勤于学习、善于创造、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高素质公民和未来开拓者。中科大支部马越好同志结合《两弹一星精神》,从两弹一星精神的来源入手,讲述了科学家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精神的事迹,激励后辈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孙章捷同志以“追忆峥嵘岁月,传承马兰精神”为题进行党课教育


马越好同志以“两弹一星精神”为题进行党课教育


支部成员分享感悟、进行交流学习


    活动的最后,双方就各自的支部建设方式进行了交流,如如何加强外出实践活动的具体流程、方式,活动结束后的宣传等,并讨论了不同类型党支部的优缺点。双方支部成员都表示受益匪浅。同时双方表示,希望今后能继续加强联合建设,互相学习,共同成长,不仅是在党建上,更可以是科研学习上的交流。

    经过此次联学活动,双方支部加强联系,互相借鉴,将互学、互建、互联、互帮落实到实处,共同推进学生党支部建设。在创新支部党建形式的同时,丰富支部内党日活动,不断提升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一同展示新时代下核科学技术学子的责任与担当。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将军大道29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宁校区材料楼407室

E-mail:iint@nuaa.edu.cn
Tel/Fax:(+86) 025-52112908-8040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核科学与技术系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9

核技术与多学科交叉创新研究中心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