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2024年

课题组两项科技成果通过中国辐射防护学会科技成果鉴定

时间:2024-04-17作者:来源:核技术与多学科交叉创新研究中心点击:215


    2024年4月17日,中国辐射防护学会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召开了科技成果鉴定会,IINT课题组两项科技成果“加速器硼中子俘获治疗中的剂量学效应研究及应用”和“面向高温辐射特殊环境的小体积精准温度测量系统及其关键技术”参加了本次鉴定。



    鉴定会上,耿长冉副教授和陈飞达副教授分别代表项目组从项目背景、关键技术及创新点、指标先进性、应用情况与效果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成果汇报。清华大学李君利教授、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杨华庭研究员分别担任两个项目的鉴定委员会组长,委员会专家有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曹勤剑研究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郑钧正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96901部队程金星研究员、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沈自才研究员、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孙运达教授、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肿瘤学部王军良研究员和北京师范大学江建勇教授组成。委员会认真听取并审议了两个项目成果的技术总结报告、测试报告、知识产权报告、查新报告、自主可控分析报告和相关材料,并与项目组进行了质询和讨论,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加速器硼中子俘获治疗中的剂量学效应研究及应用”项目成果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中硼联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意大利帕维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联合完成,团队针对加速器硼中子俘获治疗(AB-BNCT)临床应用需求,完成AB-BNCT剂量学与生物效应研究及其应用探索,突破多项关键技术,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构建BNCT粒子低能输运截面计算模型,结合基于放射自显影的微观硼分布测量方法和细胞实验建立了BNCT生物效应评价研究体系。建立了基于多模态图像的BNCT辐射剂量计算方法,开发了BNCT治疗计划专用蒙特卡罗算法和软件系统,具有自主蒙特卡罗计算内核,计算效率显著提高。研制了结合碳量子点薄膜与CCD相机的切伦科夫光在线剂量监测系统,并建立基于差异式旋转光纤阵列的二维中子分布的治疗前的剂量验证方法。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厦门弘爱医院等单位,为国产化AB-BNCT装置的临床推广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

    “面向高温辐射特殊环境的小体积精准温度测量系统及其关键技术”项目成果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完成,团队面向高温强辐射环境电气设备安全运行所需的环境监测需求,创新研发了一套小体积抗辐照精准温度传感系统并完成多项关键技术突破。基于金属多层膜封装强化技术制备的抗辐照铂热电阻探头实现了高精度快响应温度探头的抗辐照强化;基于CMOS/磁隧道结混合读写技术,研制了一种可应用于中子伽马混合辐射场的抗辐射芯片;研发了基于倏逝波光栅传感器的分布式辐照剂量监测技术,采用非线性卷积迭代算法对辐致温漂进行修正,实现了在高温环境下的辐射剂量分布精准测量。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多种强辐射环境下电气设备的温度监测,对国产化应用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鉴定委员会经过认真评阅和讨论,认为:“加速器硼中子俘获治疗中的剂量学效应研究及应用项目成果技术综合性强、难度大,关键技术自主可控,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面向高温辐射特殊环境的小体积精准温度测量系统及其关键技术项目的成果综合性强,难度大,关键技术自主可控,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鉴定委员会一致同意上述两个项目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将军大道29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宁校区材料楼407室

E-mail:iint@nuaa.edu.cn
Tel/Fax:(+86) 025-52112908-8040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核科学与技术系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9

核技术与多学科交叉创新研究中心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