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2025年

IINT课题组研究生集体参加 “核铸强国梦” 专题报告会

时间:2025-03-25作者:来源:核技术与多学科交叉创新研究中心点击:218


    2025年3月25日,IINT课题组全体研究生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军路校区一号楼报告厅参加“为党育英才,为国铸重器”新时代军工文化系列讲座——核铸强国梦专题报告会。会议特邀我国核工业党校副校长、中国核工业政研会副会长朱向军教授主讲,旨在通过回顾核工业发展历程、阐释“两弹一星”精神内涵,激励青年学子投身国家科技事业。



    会议伊始,学校举行文化育人特聘专家聘任仪式,正式聘请朱向军教授为学术顾问。随后,朱向军教授以“原子弹是魔鬼还是天使”为引题展开互动,引发学生对核工业技术伦理与时代价值的深度思考。



    紧接着,朱向军教授从历史维度梳理了我国核工业的三大发展阶段:

    第一次创业(1955-1985年):以“两弹一艇”强军梦为核心,突破国际封锁,实现原子弹、氢弹与核潜艇的自主研制。1955年中共中央启动原子能事业建设,1964年首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氢弹试验打破国际最快研制纪录,1970年首艘核潜艇下水,奠定了国家战略安全基石。

    第二次创业(1985-2015年):以核能民用化为目标,建成秦山核电站(我国首座自主设计核电站)与大亚湾核电站(首座商用核电站),推动核能技术从军用向民用转型。

    第三次创业(2015年至今):聚焦“强核强国、造福人类”目标,突破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与四代核电技术,推进核能“三步走”战略,助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朱向军教授强调,“两弹一星”精神是爱国、奉献、拼搏、协同与创新的集中体现。通过介绍王淦昌以身许国、陈能宽敢于从事危险作业等多名科学家的事迹,诠释了“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精神内核。1999年,11位科学家获颁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其精神至今仍激励新一代科技工作者勇攀高峰。



    会议最后,朱向军教授解读了中核集团“强核报国、造福人类”的企业使命与“责任、安全、创新、协同”的核心价值观。他强调,新时代核工业精神体系以两弹一星精神和重大工程精神为核心内涵,需要通过文化创新与实践探索的深度融合,为推进科技强国战略提供持久的精神动力和发展动能。



    在互动交流环节,有三位同学分别就核能技术伦理、科研工作者社会责任等议题踊跃提问,朱向军教授结合实例逐一解答,号召全体学子以“两弹一星”精神为指引,坚定理想信念,投身国家科技事业,续写新时代 “强国梦” 篇章。



    本次报告会通过系统梳理和工业发展脉络,结合历史事迹与典型工程实例,深刻阐释了我国核事业的的精神谱系与时代价值,不仅深化了青年学子对核工业发展历程与精神传承的理解,更为培养新时代科技人才提供了思想动力与实践方向。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将军大道29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宁校区材料楼407室

E-mail:iint@nuaa.edu.cn
Tel/Fax:(+86) 025-52112908-8040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核科学与技术系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9

核技术与多学科交叉创新研究中心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