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为刘云鹏老师告别式上的发言稿原文,谨以此文悼念我们亲爱的刘云鹏老师!
各位亲友、各位同事、同学们: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沉痛与不舍的心情相聚于此,共同送别我们挚爱的同事、亲爱的朋友、可敬的老师 —— 刘云鹏。2025 年10月9日,他不幸与世长辞,生命永远定格在了40岁的年轮上。这份离别来得太过仓促,太过猝不及防,可即便他的生命旅程如此短暂,他用才华浇筑的事业、用热忱温暖的人心、用爱心点亮的希望,早已化作一束永不熄灭的光,为我们留下了足以铭记一生的精神财富。
刘云鹏老师1985年1月27日生于山东聊城,自小便带着齐鲁大地特有的质朴与坚韧,养成了聪颖笃学的品性。2005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应用物理学(医学物理)专业,在知识的海洋中埋下了对核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热爱种子;2009年,他带着学士学位的荣光继续深耕,以硕博连读的身份师从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达先生,潜心钻研科学技术,最终于2014年圆满获得“核技术与材料工程专业”博士学位。
2015年3月,他留校任教,扎根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核科学与技术系,从此将自己的青春与理想托付给了母校的讲台与实验室。在这里,他从一名青年学者逐步成长为系副主任、系主任,期间还曾以访问学者身份远赴美国威斯康辛-麦迪逊分校交流深造,将国际前沿视野带回团队;2018年,他凭借扎实的学术功底与教学能力晋升副教授;2024 年,他因始终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中践行初心使命,获评2022-2024年度校“优秀共产党员”—— 每一步足迹,都写满了他对事业的执着与担当。
在学术道路上,刘云鹏老师始终是追光者与探路人。他聚焦脉冲X射线源与探测、空间X射线通信、同位素核电池等关键领域,以严谨的科研态度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航空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10余项,用行动扛起了青年学者的科研使命;发表SCI论文3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6项、获授权8项;牵头翻译出版《核电池和放射性同位素》一书,这部译著成功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为学科人才培养提供了宝贵的知识载体。
在教学岗位上,他更是学生心中“会发光的老师”。他主讲的《空间辐射环境与防护》《蒙特卡罗方法原理与应用》等课程,他总能用生动鲜活的案例、严谨缜密的逻辑、前沿开阔的视野,将晦涩的专业原理拆解得清晰易懂,让课堂上满是思想的碰撞与智慧的启迪。这份对教学的用心,也为他赢得了诸多认可:江苏省微课教学比赛三等奖、中国核工业教育学会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校本科生学风建设工作先进个人…… 可比起这些荣誉,更珍贵的是他在学生心中种下的“热爱种子”——许多本科生正因他的课堂,才坚定了投身核科学领域的志向。
对研究生而言,刘云鹏老师不仅是传道授业的导师,更是可以交心的“兄长”。他总是耐心倾听每一个学生的科研困惑,用鼓励支撑每一次的实验挫折。在他的悉心指导下,所带硕士研究生先后有多篇学位论文获评江苏省、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他带领的辐射物理创新团队,也凭借扎实的研究成果与浓厚的协作氛围,获评校“优秀研究生创新团队”。
在学科与专业建设的道路上,他更是团队里不可或缺的“顶梁柱”。从国防特色学科、一级学科博士点,到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历次教育部学科评估,再到一流本科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每一项关乎学科发展、专业建设的“硬任务”,他从不会计较工作多与少、苦与累,总是任劳任怨、毫无怨言,对待每一份材料都一丝不苟、细致入微,但凡交办的任务,总能让人放心地收到 “满分答卷”。他用行动践行着对学校、学院、学科的忠诚,也成为了陈达院士严谨治学、无私奉献精神的卓越传承者。
生活中的刘云鹏老师,更是一个让人心生温暖的人。他性格开朗乐观,脸上总带着温和的笑容,哪怕遇到烦心事,也从不会将负面情绪传递给他人;对同事,他推心置腹,会主动分享自己的经验与感悟;对后辈,他倾囊相授,从不吝啬自己的知识与资源。如今他骤然离去,对学院、学科而言,是无法弥补的巨大损失;对我们每一个认识他的人而言,都像是失去了一位可以随时倾诉、随时依靠的挚友。
而在家庭里,他是一位孝顺的子女,是深情的伴侣,是慈爱的父亲,倾注了深沉的爱。如今,他的离去,让这个原本充满欢声笑语的家失去了主心骨,也让亲人们陷入了无尽的哀思与悲痛之中。
刘云鹏老师的一生,如夏花般绚烂——以最热烈的姿态绽放了才华与热忱;如流星般璀璨——在我们心底刻下了永不褪色的光亮。他让我们看到:一位年轻学者对真理的执着,可以突破时光的限制;一位青年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可以成为影响一生的力量;一个鲜活生命对世界的真诚,可以温暖无数人的心灵。
斯人已逝,风范长存。今天我们与他告别,却从未与他的精神分离—— 他对科研的执着、对教学的热爱、对人的真诚,会永远留在我们心中,成为我们继续前行的力量。我们会带着他的期望,继续深耕学科、培育人才;我们会带着他的温暖,继续真诚待人、认真生活。
刘云鹏老师,您放心地走吧。天堂没有病痛,也没有忙碌的科研与教学任务,愿您在另一个世界里,能卸下所有疲惫,安然休憩。
安息吧,刘云鹏老师!愿天堂没有病痛,愿您一路走好!